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学员管理 > 学员天地

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我市工业绿色发展

发布时间:2017-07-11  来源:  返回上页


 

    编者按:开展班级资政调研,推进理论学习向市情研究的转化,是理论联系实际,充分发挥党校智库作用的创新举措。春季主体班期间,科级班学员围绕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我市工业绿色发展,科学研究,精心调研,形成如下报告,并受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签批。现全文刊出,请读者批评指正。

 

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我市工业绿色发展

市委党校2017年春季学期科级班课题组 

     【撰稿组语近年来,黄石先后成功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、国家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、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名单。为抢抓机遇,加快建成这些国家级试点和示范,2017年春季学期科级班先后前往黄金山开发区、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、棋盘洲(物流)工业园、西塞山工业园、下陆长乐工业新区、铁山工业园,以及市经委、市环投公司、黄石电厂等单位进行实地调研。指在通过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手段,加快推动我市工业绿色发展,探索一条黄石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新路径。

近10年来,我市工业绿色发展取得巨大成绩有目共睹,2016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104.42亿元,同比增长8.2%。已形成黑色金属、有色金属、建材、装备制造、食品饮料、化工医药、纺织服装、能源等八大主导产业。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,沪士电子、劲牌生物提取、远大飞云制药、世星药业等一批新兴产业开始发力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.7%。以“湖北新冶钢”、“华新水泥”、“大冶有色”、“劲牌酒业”为代表的四种绿色发展模式知名全国。

     但是我市产业过度消耗资源和对环境负荷影响也触目惊心,我市工业绿色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,主要为以下三个方面:一是工业发展环境容量接近极值,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,工业环保治理任务依然艰巨。仅2017年中央环保督查组交办需跟进整改的62个环保问题中,工业类问题涉及46个,占总数的71.93%。二是工业产业链有待完善。黄石工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,呈“原字号、中间品、链条短”的特点,资源型、原材料产业、企业产品占80%以上。三是工业绿色化程度有待提高。全市工业节能减排、循环经济、资源综合和清洁生产水平和使用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。如2016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37.77万吨标准煤,虽同比下降8.32%,但总量位居全省前列,降幅排名靠后。

     因此,抢抓黄石市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名单、国家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、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重大政策机遇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推动我市工业绿色发展是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的根本要求,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的必然选择,更是我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重要抓手。为此建议:

    一、优化布局,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发展。

    一是优化园区空间布局。积极推进园区进行循环化布局,优先在有条件园区推进建设园区循环经济。其中,黄金山开发区重点建成国家低碳经济示范园区,积极推进分布式能源、生活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项目建设,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、城市垃圾发电余热利用三期项目的策划;大冶经济开发区重点建设静脉产业基地,积极推进大冶有色城市矿产项目,积极推进废旧家电、机电和汽车拆解项目实施,引进汽车零配件再制造等项目;下陆长乐工业园重点建成有色金属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,提高铜资源综合回收率,提升稀贵金属回收水平,形成稀贵金属回收链;西塞山工业园重点建设资源梯次循环利用产业园,以钢铁、煤电、水泥、化工四大产业的“三废”为资源,依托华新水泥协同资源化处理技术和装置,综合处理新冶钢、西塞发电、振华化工等企业的废物,提高“四渣一水”的回收与循环利用水平。二是加大园区循环化改造力度。加强信息化管理,推进基础设施绿色化,促进各类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、集成优化,降低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,提高运行效率,使园区生态环境优美。如利用黄石热电厂、西塞山电厂热电联供、大冶有色、新冶钢、创冠环保等企业形成独立的能源岛,积极为周边企业提供余热余压利用、混合煤气、蒸汽、中水循环及直供电力,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。三是污染治理集中化处理。探索PPP模式,加快各园区和乡镇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,对全市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升级。完善园区污染物和危化物集中收集系统,培育专业化废弃物处理服务公司,加快推进工业污泥储运及干化处置工作,实行园区污染集中治理。强化园区的环境综合管理,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。

    二、创新驱动,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升级。

    积极推进我市产业绿色转型升级,淘汰一批落后产能。重点完善我市特钢、有色、建材、能源、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链,实现项目间、企业间、产业间首尾相连、环环相扣、物料闭路循环,物尽其用,促进原料投入和废物排放的减量化、再利用和资源化,以及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,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。一是积极建设特钢产业循环链。以新冶钢为龙头,支持新鑫钢铁、新兴管业、山力兴冶薄板、宝钢黄石公司错位发展。发挥特钢冶炼压延、能源转换、社会大宗废弃物消纳处理三大功能,打造“冶金—资源综合利用—新材料(延伸产品)”产业链。二是积极打造铜产业循环链。以大冶有色为龙头,联合大江集团、中铝铜板带、沪士电子、欣兴电子等相关企业,从采掘、冶炼到电解铜、从电解铜到铜型材、铜板带、铜箔、高精度电子元器件等的产业链,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和铜深加工能力和产品附加值。三是积极推广新型建材产业循环链。抢抓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机遇,加快“走出去”步伐,鼓励华新水泥推广协同化技术将废弃物资源化、无害化处理为水泥窑的替代燃料或替代原料向外推广,占领国际市场份额,提升企业竞争力。鼓励神州建材、远强建材等企业利用冶炼废渣、矿渣、粉煤灰、煤矸石开发新型墙体材料、新型保温材料和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节能建材产品。四是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循环链。依托湖北华电西塞电厂、黄石电厂、打造“原煤采选洗—煤电粉煤灰—建材、新型墙材”综合利用产业链。积极利用地热、太阳能、风能及生物质能等资源,延伸清洁能源产业链。加快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黄源电力铁山50MW光伏电站、总投资5亿元黄石力诺电力大冶刘仁八50MW光伏电站等一批项目。五是积极培育农(副)产品加工产业循环链。以劲牌公司、青岛啤酒、华润啤酒、珍珠果米酒等公司为龙头,加强各种农(副)产品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,如形成酒糟制成有机肥料;稻壳、米糠用于栽培食用菌、畜禽养殖和制取蛋白、米糠油、糠醛。以凯迪生物质能源和益嘉木业为龙头,提高林业“三剩物”利用水平,形成“林业加工—木屑—食用菌—培养基—饲料、肥料或竹炭、活性炭”的产业循环链。

    三、生态倒逼,建设工业绿色发展机制。

    一是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。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,加快形成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相协调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格局。明确重点开发、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功能定位。严格划定生态红线,建立健全准入和管理机制。二是建立工业绿色发展投融资机制。政府设立工业绿色发展基金,实行市场化运作。探索通过绿色信贷、绿色信用、绿色保险、绿色融资等金融手段推进工业绿色发展。完善对节能减排、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各类担保机制。鼓励利用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技术,积极推广第三方治理。三是开展绿色市场化交易制度试点,探索建立工业资源使用权、排污权、排放权交易等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。四是提升生态文明执法能力,充分发挥黄石市环保警察队伍的基础上,联合工商、安监、国土、水利等部门,积极开展综合执法。五是培育具有黄石特色的绿色工业文化。以树立工业绿色发展理念,倡导低碳发展、循环发展,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,构建具有黄石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。

     (撰写小组成员:王蔚、周一明,夏志、汤星海、董志敏)